欢迎进入航采电子交易平台
位置 返回首页

图片



编者按

云南民航百年历史是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民航101年漫长的岁月中,一代又一代云南民航人扎根西南,爱党爱国,投身民航事业,矢志不渝,肩负起始终如一的使命,将自己的一生熔铸进民航发展的光辉历程。当前,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云南民航发展史馆筹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中,一颗红心,一片赤诚,一段令人着迷的云南民航故事……即日起,集团“七彩空港YAG”开设《云南民航故事》专栏,老一辈云南民航人的精彩,将在笔者的访谈中徐徐展开,令人回味。以此鼓舞云南民航全体干部职工不忘初心、勇毅前行、再创佳绩。




沧源佤山机场:

醉美佤山银鹰翔  秘境沧源游客访

航班延误时,服务更贴心。6月7日,由于受雷雨天气影响,从昆明飞往沧源的航班未成功降落在沧源佤山机场(以下简称“沧源机场”),即将从沧源飞往昆明的100多名旅客,因航班被迫取消而滞留沧源机场。紧要关头,机场值班领导立即赶往候机厅稳定旅客情绪,机场工作人员迅速做好航班延误后的保障工作,及时为旅客提供方便食品和饮用水,配合旅客办理退改签手续。


图片


醉美佤山,秘境沧源。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中缅边界中段,是中国佤族人口最多的聚集地。这里,有3000多年的岩画,有翁丁原始村落,有“摸你黑”狂欢节,还有热情奔放的佤王宴。特别是天坑群落、勐来峡谷和南滚河风光令人向往。神秘的佤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曾经,从沧源到昆明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交通极为不便,乘车需要10多个小时;如今,沧源机场通航运营后,阿佤人民实现了千年飞天的梦想,乘飞机到昆明仅需50分钟。


数据显示,沧源机场2023年共保障航班运输起降架次1900架次,同比增长14.32%;完成旅客吞吐量178069人次,同比增长34.52%;完成货邮吞吐量366.73吨,同比增长20.11%。机场保障了航空安全,为广大旅客提供了优质服务。



01 银鹰飞进阿佤山

2016年12月8日上午,祥鹏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700型客机从昆明机场起飞,载着115名乘客平稳降落在沧源机场,标志着该机场正式通航运营。沧源机场位于沧源县糯良乡境内,距昆明670公里,距临沧市187公里,距沧源县城36公里。沧源机场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三个第一:边坡区最大填方垂直高度为193.8米;道槽区最大填方垂直高度为98.6米;助航灯光铁塔最高一基为125.5米。目前,这三项指标均属国内第一。


据了解,沧源机场规划建设按照2020年旅客吞吐量2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80吨进行规划设计,跑道长2600米、宽45米,站坪建设面积31655平方米,设置4个C类停机位;配套建设通讯、导航、气象、消防救援、供电、供水、供油等公共设施。工程总概算15.646亿元。机场于2014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并于2016年7月28日通过竣工验收。2016年9月20日,沧源机场完成校飞。2016年10月25日,东航一架波音737-700从昆明起飞,穿越云海平稳降落在机场跑道,标志着沧源机场试飞成功。


图片


据介绍,昆明至沧源的航线由东方航空、祥鹏航空执飞,通航后每周二、四、六有往返航班;自2017年1月1日起,从昆明飞往沧源机场的航班改为一天一班。沧源机场的建成,有利于机场服务覆盖范围内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落地,有利于改善当地对外交通条件,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机场网络布局,有利于抢险救灾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有利于国家的边境稳定、民族团结,有利于临沧全面推进脱贫奔小康。



02 鸟击防范保安全 

近年来,沧源机场鸟击防范工作人员发现,用常规的方法记录鸟情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季节性鸟类活动规律,表现在鸟击防范措施较为单一且缺少针对性,鸟击防范效果不佳。为了实现鸟击防范措施的改造和升级,机场部工作人员研究制定出一套“二十四节气”鸟击防范法,科学指导鸟击防范工作。据史料记载,“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能显著体现动植物的活动和成长规律。


为此,机场鸟击防范工作人员收集本场每个节气鸟类的活动区域、活动目的、活动时段等数据,详细录入《鸟情数据统计对照表》,准确掌握本场鸟类活动的生态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每个节气本场的鸟类活动规律,再以图表的形式精准制定和实施次年的该节气鸟击防范工作措施,建立针对性、精准性的生态治理和鸟害防治工作体系,提升了机场鸟击防范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


2024年的“小满”节气,活动鸟类较为单一,主要以金翅雀、田鹨等小型鸟类为主。金翅雀为飞行区的主要活动鸟类,分布在三区;雨燕、白鹡鸰等其他鸟类未出现活动情况。夜间活动动物以夜鹰、猴面鹰为主,分布在一、五区,但活动数量较少。通过鸟情统计数据显示:飞行区鸟类活动同比减少,鸟类活动总体呈现减少趋势,飞行区活动鸟类主要以小型雀形目为主。


通过生态调研数据分析:“小满”节气草情为苜蓿,多年生草本,花期5-7月,果期6-8月。苜蓿正处于花期,颜色鲜艳的花朵常吸引蜜蜂、蝴蝶等采蜜类的昆虫,其嫩叶为蚜虫、蓟马、叶蝉、叶象甲、草地螟和潜叶蝇及地下害虫金龟子(幼虫为蛴螬)等昆虫提供优良的食物来源,同时吸引的昆虫为部分食虫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据介绍,机场根据《鸟情数据统计对照表》进行对比分析,2024年4月份鸟类在本场活动的数量同比下降了69.27%。




03 绿美机场展新姿  

沧源机场致力于绿美机场建设,按照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云南省绿美交通工作方案》及《绿美机场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全面推动机场的绿化美化建设工作。绿美机场建设本着因地制宜、主体明确、科学规划、节约美观的宗旨,航站区绿化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下层彩色开花灌木营造繁花似锦的靓丽景观,提升沧源机场的整体景观品质。飞行区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且增加开花物种点播,达到覆绿、增色添彩的生态修复双重目的。目前,沧源机场已成为云南各机场中第一批通过验收的绿美机场。


图片


沧源机场航站区的绿化设计灵感,来源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以鲲鹏振翅而飞为灵感,象征沧源机场蒸蒸日上的航空事业,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希冀。绿化注重简洁明快大气,采用远乔木、中灌木、全花草的布置手法,保留现有上层乔木,增加中层色叶开花灌木,底层边缘使用草坪,突出景观层次感与线形美,形成连续不断、动中有变的多彩景观带。


沧源机场航站区绿化环境提升改造以植物重组、地形重塑为主,依托机场航站区的分区,构建绿色生态结构,将自然引入各个角落,为整个场地带来绿意宜人的舒适感受,展现沧源佤山机场的特色新形象。目前,机场的绿化美化项目分为航站楼前的主要景观改造区域和周边的次要景观区域。为了保证后期植物生长,主要为现有土壤改良及外运种植土改造地形,保证后期灌木地被植物的生长,移植现有乔木,深挖树穴,以群植为主优化现有乔木偏冠问题,同时提升改造现有给水系统,保证灌溉用水。


04 光伏发电前景广

3月1日,沧源机场光伏发电项目开工仪式在机场内举行。沧源县人民政府、绿能集团、项目建设团队等各级领导和成员共同出席了仪式。这标志着沧源机场光伏项目正式启动,为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据了解,该项目是沧源机场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机场积极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政策的具体行动。光伏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该项目将在机场内建设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以满足机场日常用电需求,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图片


沧源机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更是符合四型机场建设要求。二是可以解决建设遗留的水、环保等问题。三是能够有效治理周边生态环境,减轻鸟防工作压力。四是净空处理区的光伏面板能够有效防止农建或树木的生长,便于净空保护。五是光伏发电可成为机场的第四电源,优先用于机场保障,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保障能力。六是盘活机场现有闲置土地,提升机场土地附加值,增加非航收入,对云南其他机场具有示范作用。


图片


据介绍,沧源机场光伏发电项目可利用土地资源约1000亩,年日照时间高达2300小时左右,预计装机容量达5.5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9364万度,是全省第一家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机场。沧源机场光伏发电项目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为机场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下一步,沧源机场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建设安全、质量可靠,如期投入使用,为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