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航采电子交易平台
位置 返回首页

聚焦提高志愿讲解员政治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素养,传承和发扬云南民航“百年争先”的思想内涵,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民航发展史馆于2月17日-21日启动“第二期民航发展史馆志愿讲解员培训”。


9ed13b369f2bf7f694dd8a0ea2742e78.jpg


培训班上,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韦坚以“博物馆讲解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课题拉开培训序幕。马竹松等9位老师就文物识别及法律法规、讲解艺术及注意事项、讲解员礼仪及规范、讲解词规范用语及撰写、讲解语言表达与发音、数字技术赋能、宣教视角下讲解员的角色定位和作用、现场教学思政课综合实践、现场教学展厅讲解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授课,并全程回访评估授课情况及学员理解程度,确保授课效果。


42363d7a18622cd1b399aeddf9e95f4f.jpg


培训课堂上,参训学员踊跃发言积极提问,认真思考参加互动。省博展厅里,他们驻足凝视古滇国文明,在红色展区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在数字展台体验科技赋能的文化新生。在综合实践课上,他们认真练习文物修复,精心制作文创彩绘挂件。培训期间,教员和学生就文物数字化保护、红色资源开发与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探索如何将云南百年航空历史文化元素注入文博叙事,让历史文物入驻民航文化长廊等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


 “这次培训是思想淬炼与业务历练的双重提升。”民航发展史馆专班培训负责人介绍,为期五天的深度培训研学构建了“理论+实践”立体课程,达到以文化赋能民航事业发展,为讲好云南民航故事锻造专业讲解队伍。参训讲解员刘洋感触的说:“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做有温度的历史讲述者,让每件藏品都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火种。”

据了解,云南省博物馆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物面积6万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23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509件。这座文化殿堂不仅是展现云岭大地千年文脉的重要窗口,更是通过数字化展陈、沉浸式体验等创新实践,成为全国文博系统发展学习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