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向上、发展向前。新时代的航产投集团“后浪”奔涌,从企业向新而行的探索者,到拥抱改革的先行者,再到创新不辍的“弄潮儿”……他们用汗水浇灌梦想,以拼搏定义青春,这是青春与发展的双向奔赴。为讲好青年故事,传播好青年声音,展现朝气蓬勃的集团形象,集团团委推出《航投青语》专栏,让我们一同探寻,航投青年在集团改革发展大舞台上的闪耀瞬间。
在海拔3300米的滇西北横断山脉腹地,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以高寒缺氧为“试炼场”,用青春热血书写着高原空港的志愿华章。宁蒗泸沽湖机场团总支志愿服务团队的84名团员青年,扎根“云端”十年如一日,用滚烫的青春热血书写着高原空港的志愿故事,让团旗在雪域之巅绽放别样光芒。
一、云端筑梦:高高原上的志愿“铁军”
作为云南省海拔最高的高高原机场,泸沽湖机场的青年志愿服务队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肩负起“连通女儿国与世界”的使命。团队现有志愿者84人,其中党员17人,成员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在历任团总支书记的带领下,这支“高原铁军”用脚步丈量责任,在雪域高原织就了一张温暖的志愿服务网络。
二、四季坚守:镌刻在云端的服务印记
(一)文旅服务:雪域空港的流动风景线
“暖冬行动”的红色马甲、民族服饰的绚烂色彩、“阿夏乐队”的悠扬旋律……每逢春运、国庆,泸沽湖机场便化身温暖驿站。志愿者们克服高原反应,为旅客提供“首乘引导”、特殊旅客帮扶,组建乐队、舞蹈队、搭建民族服饰打卡点等。在2024年,“阿夏乐队”共演奏14场,舞蹈队“甲搓”百人共舞8场,让五湖四海的旅客在高寒之地感受如火热情。十年来,2000余人次志愿者的接力服务,温暖了5万余名过往旅客,让“青翼高原志愿服务”成为镌刻在旅客心中的金色名片。
(二)爱心助学:点亮山里孩子的民航梦
“同一蓝天下,快乐共成长”——自2019年起,志愿者们用“心愿卡”架起爱的桥梁。由云南航产投集团各单位爱心人士认领382张心愿卡,捐赠450份文具、自行车等礼物,让贫困学子感受到社会温暖。此外,志愿者们还走进课堂普及民航知识,邀请贫困地区学子走进机场“触摸”飞机、对话飞行员,在孩子们心中埋下“飞出大山”的梦想种子。一场场“小手拉大手”的净空保护宣传,更让文明之花在高原村寨绽放。
(三)乡村振兴:护航山里孩子“飞出凉山”
自2019年以来,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共开展两期“飞出凉山 展望未来”活动,125名宁蒗学子从高原机场启航,飞往昆明、重庆。在长水机场的机库探秘、云南大学的书香浸润中,他们第一次触摸“云端”的奥秘;与师大附小学生的互动,让梦想照进现实。机场党委的支持、志愿者的全程陪伴,让这些“大山的孩子”透过舷窗看见更辽阔的世界,也坚定了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四)童心守护:用陪伴守护“云端的花朵”
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志愿者们化身“暖心哥哥姐姐”。3场“号伴童行”活动中,青年文明号集体成员带着彩笔文具走进课堂,在课业辅导中传递知识力量,在趣味运动会上绽放童真笑脸。他们用爱填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口,让高原上的“小树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让“云端的花朵”在陪伴中绽放最美姿态。
三、精神高地:缺氧不缺志的青春答卷
高寒缺氧是常态,却从未阻挡志愿脚步。志愿者们吸氧坚持服务、顶着风雪搬运物资、忍着头痛筹备活动,用“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在3300米高原树起精神标杆。他们是春运里的“暖冬使者”,是校园中的“民航老师”,是乡村振兴的“筑梦人”,更是留守儿童的“云端守护者”。
十年坚守,初心如磐。泸沽湖机场团总支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用青春和汗水,在高原空港谱写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的壮丽篇章。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团旗在雪域高原高高飘扬,让志愿精神在云端闪耀光芒。这,就是高原团员青年的青春底色 —— 不畏艰辛、埋头苦干,用奋斗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年答卷!
青春誓言
“海拔高,我们的斗志更高;氧气少,我们的担当不少!”—— 泸沽湖机场团员青年正以梦为马,在高原空港的热土上,用志愿之光点亮更多希望,让青春在服务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